第九屆世界劉氏聯(lián)誼大會祭祖大典在臺灣苗栗縣舉行
位于祖國東海大陸架的南緣,與福建省隔海相望的臺灣島,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(lǐng)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今天的臺灣人口約兩千三百萬,姓氏約一千七百個,這些姓氏家族的根源主要來自祖國大陸。
很早以來,劉姓就是臺灣島上的主要居民之一。據(jù)日占時期1930年的姓氏抽樣調(diào)查,在當時臺灣的31003戶193個姓氏中,劉姓人口占3.2%,排在第9位。1954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對臺灣姓氏的不完全調(diào)查統(tǒng)計資料顯示,當時臺灣共有737個姓氏,而劉姓占當時人口的3%,仍排在第9位。據(jù)臺灣文獻委員會的最新人口姓氏調(diào)查資料統(tǒng)計,在今日臺灣的2300萬人口1700個姓氏中,劉姓仍占3%左右,人口約60多萬,在臺灣姓氏中排在第8位。
臺灣劉姓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,其次是廣東和江浙地區(qū)。
劉姓進入臺灣的歷史,因典籍記載不詳,明朝以前已不可考。有明確記載的劉姓入臺,較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,主要是隨鄭成功大軍進去的,比較著名的有平和人劉茂燕、劉德龍等。這可視為劉姓遷入臺灣的第1個高峰期。
清朝是劉姓入臺的第2個高峰時期。據(jù)臺灣中華文化基金會編的《中華文化百科全書》記載,康熙年間就有大批劉姓到臺灣墾殖,如廣東人劉志瑞徙臺,居彰化河東社。乾隆年間又有廣東人劉宗由林杞埔入墾魚頭堡,劉啟東招大埔曾、何、巫三姓開墾今臺中東勢鎮(zhèn)石岡、土牛莊等地,劉中立開墾棟東上堡社寮角,安溪人劉秉盛開墾今臺北新店鎮(zhèn)張北時七張等地。乾隆年間,還有劉姓始祖監(jiān)明公派下第140代孫劉九朗公由五華渡海入臺,定居新竹埔;第147代劉奇由長樂縣鷓鴣鎮(zhèn)渡海遷臺,居中壢分移紅毛田、新埔等處;第156代劉亨于乾隆二十年(1755年)由平和縣新安里率妻子渡海來臺,徙居淡水縣的新莊、中港厝,后裔還分居萬華、基隆等地。
1949年國民黨政權(quán)從大陸敗退臺灣,大批劉姓家族也隨之入臺,從而形成了劉姓入臺的第3個高潮。這批遷臺的劉氏族人,大都對大陸故鄉(xiāng)和親人情有深厚感情,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關(guān)系的解凍,這批劉姓成員在關(guān)注大陸經(jīng)濟建設(shè)的同時,還往往都熱衷于續(xù)修家譜和回鄉(xiāng)尋根問祖的事宜。
在臺灣現(xiàn)代社會中,劉姓也起了巨大的作用,產(chǎn)生了大批優(yōu)秀的人物。
南雄劉氏
先從南雄第一大姓劉姓來看,劉氏先祖遷入南雄的先后有60多族。遷入時間除極少數(shù)在宋末外,其余多在明代至清初。他們來自客家大本營贛南的信豐、龍南、興國、南安、上猶、安遠以及閩西的武平,約有一半則是先從贛南、閩西遷至始興而后再遷入南雄。劉族散居于24個鎮(zhèn)179個村,而多聚居于盆地中心的湖口、珠璣、黎口、全安、黃坑等鎮(zhèn),湖口鎮(zhèn)劉氏占該鎮(zhèn)總?cè)丝诘?6%,黎口鎮(zhèn)、珠璣鎮(zhèn)都占10%以上。
明代清初,特別是明嘉靖前后,始興大批氏族遷徙南雄,除上述原因外,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嘉靖前后,龍南一帶盜寇蜂起,流劫鄉(xiāng)村,始興與龍南毗連,而又比較富裕,首當其沖,許多氏族不堪騷擾而向南雄遷徙。據(jù)《直隸南雄州志》載:“弘治六年,強賊李三奴剽掠始興。”“正德七年,安遠同寇流劫鄉(xiāng)村。” “嘉靖廿四年冬,流賊逼郡城,肆行劫掠。”“卅五年十一月平明,龍南賊直達小東門,焚掠民家,勢甚猖獗。”、“卅七年,龍南賊犯始興石坑等處,知府章接御之,敗績,為賊所傷者數(shù)百人。”、“隆慶元年夏四月,龍南賊流劫鄉(xiāng)村,知府周思文招撫歸業(yè)”。在當時的情況下,南雄與始興相對來說,南雄離龍南遠些,而且是府治所在地,防御力量也強得多,因此,始興不少氏族便很自然地來南雄尋找安居樂業(yè)之所。這是客家人祖祖輩輩在輾轉(zhuǎn)遷徙中形成的本能。
五里山劉族始遷祖劉弘于清順治間自閩西建寧縣遷來,斜頭下陳族于清乾隆年間自溪塘遷入。巨富葉廷榮于清乾隆末由烏逕遷人雄城經(jīng)商。由此可見,早期于宋代遷來南雄城的氏族,雖歷經(jīng)七八百年,但在社會動亂時后裔多已外遷他處,在城人口不多。元代以后遷來城內(nèi)的氏族來自四面八方,聚散無常,所以說南雄城無大姓巨族,而且多屬客家民系。
臺灣新竹劉氏
臺灣新竹有一支開七公巨淵房清公支宗貴派劉氏。他們的族系是:1世劉開七→2世劉廣傳→3世劉巨淵→4世劉清→5世劉宗貴→6世劉文和→7世劉四八郎→8世劉百四郎→9世劉千五郎→10世劉英明→11世劉彥正→12世劉宗德→13世劉崇勳→14世劉元美→15世劉廷彰→16世劉觀海→17世劉天爵→18世劉臺弼→19世劉士祿→20世劉可異(來臺祖)→21世劉傳業(yè)→22世劉萬照→23世劉世盛→24世劉守科→25世劉錢娘→26世劉興典→27世劉德泉→
這一支劉氏是在康熙年間自廣東饒平遷徙渡臺定居的。 來自臺灣新竹的劉氏子孫劉星明,通過互聯(lián)網(wǎng)請興寧劉氏宗親聯(lián)誼會協(xié)助找尋目前在廣東那些地方還有四八郎公這一脈的裔孫們,希望能借你們的幫助完成尋根訪祖的心願。 經(jīng)查2004年新編揚康《劉氏族譜》,現(xiàn)在廣東省饒平縣新豐鎮(zhèn)楊康鄉(xiāng)以信卿公為始祖,涵頭寨、弦歌都新寨、浮殿社石井鄉(xiāng)、溪口鄉(xiāng)、新安、石黿頭、澄海南洋,漳州漳浦等地有這一脈的裔孫們。
臺灣柳營劉氏
據(jù)柳營劉氏族譜記載,臺灣柳營劉氏從大陸遷臺時期在明清之際。來臺開基始祖名叫劉茂燕,是劉姓開派始祖劉監(jiān)明的第153代孫、福建和平派劉氏的第20代孫。
劉茂燕生于明萬歷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(1618年),卒子清順治十六年(1659年)。劉茂燕原籍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上和社大坤鄉(xiāng),是鄭成功手下的一名參軍,當年在南京戰(zhàn)役中陣亡。后來鄭成功渡海來臺時,對陣亡將士的孤兒寡婦非常憐恤,曾下令將大批陣亡將士家屬同遷臺灣。劉茂燕的獨子劉球成,就是在這個時候奉命率領(lǐng)他的母親蔡氏一同隨鄭成功渡海遷來臺灣的。因此,劉球成實為柳營劉氏來臺灣的第1世祖。
劉球成遷臺后,最初與母親蔡氏居住在臺南南戲院。后移居麻豆打鐵巷,到他的兒子劉漢、劉旭時,又定居于查畝營(即今柳營),后裔繁衍發(fā)達,成為臺灣劉氏中的名門望族,時人稱之為柳營劉氏。
柳營劉氏遷臺后,到今天已繁衍到劉茂燕的第12代,也即劉監(jiān)明的第164代孫。其傳遞世系如下:
劉茂燕--劉球成--劉旭--劉福--劉日純(劉全)--劉東坡(思鑾)--劉價藩--劉焜煌--劉湘潭--劉清井--劉寬仁--劉建廷、劉建良。
其中,第3代劉旭(1682-1758年),曾任宣威將軍;第5代劉日純官任奉政大夫,首創(chuàng)劉氏祭祀公業(yè);第6代劉東坡飽讀詩書,但不幸在渡海回大陸參加鄉(xiāng)試時遇海難去世;第7代劉價藩的同輩兄弟有劉超群曾考取嘉慶舉人;第10代劉清井,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(yī)學博士、臺灣臺南醫(yī)院院長。本世紀柳營劉氏從事醫(yī)學事業(yè)者很多,大都頗有成就,如劉清井的同輩兄弟劉楓橋,也是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(yī)學博士畢業(yè)。
柳營劉氏后來又發(fā)展到臺灣各地,還有人遷居到日本、德國等國家。
臺灣文山劉氏
據(jù)臺灣《中國姓氏源流統(tǒng)譜》記載,臺灣文山開基始祖劉堯福,為劉姓大始祖劉監(jiān)明的第156代孫。該支劉氏在臺灣已傳6代,今天已到第162代。
劉氏來臺世系如下:
劉堯福--劉桂--劉維神--劉金屋--劉阿添--劉松吉、劉松慶。
臺灣嘉義劉氏
嘉義劉氏形成于明末清初,來自福建,以劉茂燕、劉球成父子為入臺開基始祖。
據(jù)臺灣嘉義《劉氏族譜》記載,嘉義劉氏開基始祖劉茂燕,福建大埤鄉(xiāng)(今福建省云霄縣下河鄉(xiāng)大埤村)人,是鄭成功手下的一員將領(lǐng)。南明永歷十三年(1659年),劉茂燕隨鄭成功北伐圍攻南京,在戰(zhàn)斗中陣亡。鄭成功收復臺灣后,撫恤陣亡將士,派人到劉茂燕家鄉(xiāng),將劉茂燕夫人蔡氏和兒子劉球成接入臺灣。劉球成母子起初居住在東寧、后遷查畝營,后定居該地,建立家業(yè)。劉球成有3個兒子,分為查畝營劉氏三大房,后裔極為興旺發(fā)達,傳到今天已發(fā)展到一萬多人。
高雄仁武劉氏
據(jù)仁武劉氏族譜記載,臺灣高雄仁武村劉氏的入臺時間是明末清初,開基始祖劉成。
劉成原籍江蘇常州府無錫縣二十四都,這支家族的世傳郡望是"彭城郡",至今仍自稱為彭城劉氏。渡海來臺的原因大約是隨鄭成功的部隊抗清入臺。
劉氏家族以種稻起家,后來家業(yè)興旺,富甲一方,成為臺灣高雄縣仁武村的名門望族。隨著家族的發(fā)展壯大,仁武劉氏有一支族人還播遷至臺南縣的永康,而且在那里同樣基業(yè)雄厚,堪稱望族。據(jù)記載,這支劉氏家族到今天已經(jīng)繁衍為數(shù)千戶人家,族人蹤跡遍及臺灣全省各地,但仍以仁武和永康兩地為大本營,族人世代聚族而居。
仁武劉氏修撰有自己的族譜,并在仁武村仁春巷建立了劉氏宗族祖廟--長春祠。這是一座規(guī)模宏偉的有江蘇風格的傳統(tǒng)建筑,有三正房,三落院,左四右五九間側(cè)房,稱為"三房九龍"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日,劉氏家族都要在"長春祠"舉行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和宗族聯(lián)歡活動。
臺灣枋寮瑞閣劉氏
瑞閣劉氏形成于清中期,來自廣東潮州,渡臺時期是在清朝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以劉延轉(zhuǎn)入臺開基始祖,以劉源明為受姓第1世大始祖。
據(jù)今人臺灣劉天楨先生所編《瑞閣劉氏家乘》記載,瑞閣劉氏屬于中山劉氏大宗中的客家劉氏一派。開基始祖劉延轉(zhuǎn),原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揚康鄉(xiāng),是開姓大始祖劉源明的第158代孫、客家劉氏入粵大始祖劉開七的第22代孫、廣東潮州揚康始祖的第12代孫。
據(jù)族譜記載,當年客家人入粵大始祖劉開七生子劉廣傳,劉廣傳生十四子,其中第四子劉巨淵因亂世從福建寧化縣遷到福建上杭縣苦竹村。劉巨淵生八子:劉濾、劉沄、劉清、劉瀣,劉澄、劉洤、劉滄、劉深。劉清居廣東大埔,他的兒子劉祥富,居廣東大埔松柏坑,又生八子,分居江南各省。劉祥富生子劉承信。劉承信的第3個兒子劉四十九郎,原居海陽新安寨,后移居石井,生一子名叫劉建陽。劉建陽官至潁州通判,又從石井移居廣東潮安溪口,成為溪口劉氏的開基始祖。劉建陽的曾孫劉信卿,又于明朝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由溪口遷到饒平揚康鄉(xiāng),后裔形成揚康劉氏。劉信卿的第12代孫就是入臺始祖劉延轉(zhuǎn)。
清朝乾隆二十年乙亥(1755年),入臺開基始祖劉延轉(zhuǎn)(字學悟)兄弟3人隨母詹氏自潮州揚康鄉(xiāng)渡海遷臺灣,落籍臺灣省淡水廳鹽水港(今臺灣新竹香山)。登陸臺灣后,劉氏兄弟胼手胝足,披荊斬棘,開墾荒地。此后,大約在公元1790年,劉延轉(zhuǎn)又舉家遷入新埔枋寮,后裔世代居于此,形成臺灣劉氏的一個重要支派--新埔枋寮劉氏,又稱瑞閣劉氏。
枋寮劉氏到今日,已傳到入臺開基始祖劉廷轉(zhuǎn)的第20代,人口發(fā)展到三千余人。劉氏族人主要集中在新埔,廣泛分布在全臺灣各地,從事農(nóng)、工、商、學、政各種行業(yè)。
臺灣聯(lián)合大學副教授、臺灣劉姓宗親會總會理事劉煥云發(fā)表主旨演講。(中國臺灣網(wǎng)劉瑩攝)
中國臺灣網(wǎng)9月26日消息 日前,2014年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在臺北舉行。兩岸姓氏歷史專家,宗親代表及政商人士約100位嘉賓參加了論壇,就劉氏的起源及發(fā)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。臺灣聯(lián)合大學副教授、臺灣劉姓宗親會總會理事劉煥云出席活動并做了“劉氏在臺灣的起源及發(fā)展”的主旨演講。以下是演講全文:
就劉姓而言,臺灣各地都有劉氏族人移墾,明鄭時期(1661-1683),福建平和大埤鄉(xiāng)人劉求成隨鄭成功渡臺,入墾今臺南柳營。其后,各地區(qū)劉姓族認陸續(xù)到臺灣移墾。
根據(jù)楊緒賢在《臺灣區(qū)姓氏堂考考》以書中記載,劉姓到臺灣移墾之來源有:
一、來自福建省者
〈一〉來自漳州府者:
平和縣:明鄭時期,劉茂燕之子求成,隨鄭成功入臺,出居今臺南市,后移墾柳營,為當?shù)赝濉G≈腥~,劉享入墾今臺北新莊,分傳基隆市。
南靖縣:雍正年間,劉貫入墾今新莊。乾隆初期,劉塔入墾今南投。干隆中葉,劉士江入墾今臺北市松山、內(nèi)湖區(qū),分傳基隆市;劉秉高、劉糴興入墾今臺中市,分傳苗栗苑里;劉一符入墾今彰化員林;劉儀忠今桃園龜山。嘉慶年間,劉秉嵩入墾今宜蘭頭城。
〈二〉來泉州府者:
南安縣:永歷二十五年,劉傳與劉侯成合墾今嘉義六腳。
同安縣:明鄭時期,劉二正入墾今高雄大湖、湖內(nèi)、分傳梓官。乾隆年間,劉葵入墾今臺南學甲彭城里。
安溪縣:康熙末葉,劉厚、劉繩突入墾今彰化溪州。乾隆初葉,劉世知入墾今彰化花壇。乾隆五十年,劉秉盛入墾今臺北新店。
〈三〉來自汀州府者:
永定縣:乾隆五年,劉文科入墾今嘉義大林,分傳嘉義梅山。
二、來自廣東省者
〈一〉來自嘉應(yīng)州者:
五華縣:劉巨浪派下:康熙末葉,劉奇生入墾今新竹市,后裔移墾新竹新埔、新豐。嘉慶二十三年,劉鴻閏先入墾今桃園楊梅,后移墾新竹竹東;劉康寧偕弟楊寧入墾今新竹芎林。
梅縣:1、劉巨浪派下:雍正年間,劉開倬先入墾今臺北淡水,后移墾桃園蘆竹,分傳中壢、楊梅。2、劉巨源派下:乾隆初葉,劉逍遙入墾今苗栗鎮(zhèn)。3、劉巨河派下:乾隆中葉,劉云展、劉偉芳先后入墾今屏東萬巒。
平遠縣:劉巨河派下:雍正年間,劉子柱先入墾桃園龜山,后移墾竹東;劉京璉、戊芳父子先入墾今龜山,分傳中壢。乾隆初葉,劉懷莞、劉通拔入墾今苗栗公館;乾隆末葉,劉定安、定常、定宏、定寶、定守五兄弟,先入墾今臺中豐原,分傳臺中東勢、苗栗頭份。
蕉嶺縣:巨河派下:乾隆末葉,劉祺補入墾今臺中潭子,分傳東勢;劉楚云入墾今苗栗銅鑼,分傳南投草屯。嘉慶十二年,劉富龍入墾今楊梅,后移墾頭份。道光年間,劉新麟入墾今公館。
〈二〉來自潮州府者:
饒平縣:
1、劉巨淵派下;康熙末葉,劉名珍初居今臺北八里,后移墾中壢,分傳竹東。乾隆初葉,劉授臣入墾今豐原、潭子,分傳東勢。嘉慶年間,劉神堤攜侄可亮等,入墾今新竹關(guān)西,分傳中壢。
2、劉巨淵分派石井房:康熙末葉,劉中孚入墾今中壢;劉穎德偕三弟大愿、侄可清分別入墾今新竹、中壢、東勢,分傳云林斗南;劉明心、光直、明義兄弟、入墾今芎林。雍正年間,劉可策、劉英雅入墾今竹東;劉可仲、可歲兄弟入墾今新竹竹北;劉光祖入墾今竹北,后移墾新埔;劉可佑入墾今芎林。乾隆初葉,劉萬金入墾今大林;劉石進入墾今新埔。乾隆中葉,劉光袍、光柑兄弟入墾今臺中烏日,分傳豐原;劉漢杰先入墾今八里,后移墾臺北士林區(qū),分傳新竹湖口、新埔。
3、劉巨淵分派楊康房:康熙末葉,劉廷魁入墾今彰化員林后移墾臺中石岡;劉廷皎入墾今臺中是西屯區(qū),分傳豐原。雍正年間劉寧廳入墾今員林:劉寧堂入墾今彰化田中;劉延轉(zhuǎn)、延臼、延楹兄弟入墾今新埔,分傳臺北地區(qū)。
4、不詳派別:雍正年間,劉延皦入墾今豐原。嘉慶中葉,劉阿滿、劉奕元入墾今東勢,劉奕元后裔移居苗栗大湖。
大埔縣:
1、劉巨湶派下:乾隆中葉,劉大郎入墾今臺北市松山區(qū),后移墾芎林,劉思敬入墾今苗栗造橋。
2、劉巨波派下:乾隆初葉,劉儒俊入墾今新竹。
3、劉學箕派下:康熙五十年,劉元龍入墾今臺中神岡,后移墾石岡。
4、劉巨淵派下:雍正十二年,劉士秀入墾今東勢。劉士朝移墾公館。劉鳳孟移墾新社水底寮,劉三運移墾石岡。
豐順縣:劉巨湶派下:雍正年間,劉恭而入墾今苗栗縣。
〈三〉來自惠州府者:
陸豐縣:
1、劉巨淵分派楊康房:雍正年間,劉延章初居今臺北新莊,后遷新埔。
2、劉巨漢派下:乾隆中葉,劉恩寬入墾今苗栗西湖
除了上述知曉來源者外,還有來自廣東,不詳府別者:乾隆四十年,劉承知興筑金芎林高枧圳;四十六年,劉中立入墾今石岡。嘉慶十四年,劉振文入墾今東勢;二十年,劉半立入墾今臺中新社。也有不詳省別者:乾隆二十三年,劉宗入墾今南投竹山;四十九年,劉子錫、子順兄弟入墾今新竹香山。嘉慶三年,劉貽元入墾今宜蘭頭城、礁溪;十九年,劉得昌入墾今柳營;二十四年,劉秉項入墾今臺中東勢。劉姓移墾臺灣者,以劉開七派下居多,依其祖籍,有來自福建省者有:漳州府之平和縣、南靖縣,泉州府之南安縣、同安縣、安溪縣,汀州府之永定縣。又來自廣東省者:如嘉應(yīng)州之五華縣、梅縣。
劉氏后裔在臺灣繁衍數(shù)代后,到1979年時,總?cè)丝诩s547,934人,為臺灣地區(qū)第八大姓。使用的堂號有:彭城、沛國、弘農(nóng)、河間、中山、梁郡、頓丘、南陽、東平、高密、竟陵、長沙、河南〈以上系郡號〉、藜照、德馨等,以彭城為最著。所建立較大之宗祠有,新埔鎮(zhèn)、芎林鄉(xiāng)、東勢鎮(zhèn)、萬巒鄉(xiāng)各有劉氏宗祠一座。
大約1980年代,全臺各縣市之劉氏宗親會紛紛展開編修“劉氏族譜”之工作,例如:1983年中壢市劉氏宗親會族譜編纂委員會巨漢公派下耳孫劉明雙,所編之“傳家之寶─劉氏大族譜”。此本劉氏族譜,對全臺劉氏宗親起了啟發(fā)作用。新竹縣劉氏宗親會即在竹東分會長劉金平的引介下,聘請了任職于中華學術(shù)院譜系學研究所暨臺灣省各姓氏歷史源流研究發(fā)展學會之莊吳玉圖,擔任策劃及總編輯的工作,并成立“劉姓大族譜編輯委員會”,在新竹縣劉姓宗親會理事長劉守金的督導下,依據(jù)新竹縣劉姓宗親會會員的族籍資料,加以搜集列撰,并到臺灣省各地尋訪劉氏宗親,網(wǎng)羅相關(guān)譜諜信息,再加以排比爬梳,歷時三年,終于在1986年九月,編纂完成“劉氏譜諜”,或稱為“劉氏大宗譜”,又稱為“彭城堂劉姓大宗譜”,第二年又再增補編印。其后,1988年臺中縣的元龍公派下劉氏譜諜、1987年苗栗縣士朝園劉姓后裔的“劉氏大族譜”。上述這些族譜,有些是根據(jù)新竹縣所編的“劉氏大族譜”再加以增刪而成。2006年十月,桃園的劉仁鐘又根據(jù)“劉氏大宗譜”,再續(xù)編成“彭城堂劉氏渡臺始祖大族譜”,可說踵事增華,增加許多來臺世系資料,對劉氏族人尋根問祖有重大之貢獻。
當前,大陸在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際,可以看出實現(xiàn)中國夢將為世界帶來機遇不是威脅,是和平不是動蕩,是進步不是倒退。修譜與尋根一直是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特征。從原鄉(xiāng)各地移墾臺灣竹的劉氏宗族,在定居之后,建立家業(yè),編修族譜,展現(xiàn)親情聯(lián)系與原鄉(xiāng)意識,乃基于華人深厚的宗族意識與文化意識。今日許多臺灣人甚至海外華人紛紛成立宗親會,集合同姓人士,不論親疏,不分派別,建立宗祠,編修族譜,以聯(lián)絡(luò)族人感情,弘揚祖德宗功,團結(jié)互助,發(fā)揚中華民族之民族精神。
正如詮釋學大師高達美認為,真正的傳統(tǒng)是活生生的,并非僅止于過去,卻要立基于過去,進而條理現(xiàn)在,邁向未來的意義傳承與創(chuàng)造。又如黑格爾所說,歷史構(gòu)成了一個吾人可以感謝的傳統(tǒng)。赫爾德也說:“傳統(tǒng)通過一切因變化而成為過去的事務(wù),結(jié)成了一條神圣的鏈子,把前面的創(chuàng)發(fā)傳給我們。”經(jīng)由修譜與尋根,得知傳統(tǒng)是生命洋溢的,有如一道洪流,離開其源流越遠,就擴散的越大,中華文化亦然。
劉氏族人可效法族譜數(shù)字化上網(wǎng),學習上杭族譜館與上海圖書館家譜上網(wǎng)的構(gòu)想與的做法,方便海內(nèi)外更多劉姓族人上網(wǎng)檢索。劉氏宗族后人,部份成員陸續(xù)返回祖地祭祖,甚至請專人到祖地尋找族譜,將大陸尋來的族譜,與臺灣的族譜相對照,發(fā)現(xiàn)一些錯簡,其真象有賴更多之族譜加以考證。
無論如何,劉氏廣傳公后裔,移臺已近300年,其文化意涵與所展現(xiàn)之宗族意識,正可詮釋臺灣人特有的宗族意識與族譜文化特色。期待在臺之劉氏宗親會組織團體,或原鄉(xiāng)之派下子孫,能夠繼續(xù)尋根認祖,遵循先祖之志,為保存與發(fā)揚中華文化而盡力。
據(jù)悉,此次活動由中國臺灣網(wǎng)、平頂山市劉氏文化研究會和旺旺中時傳媒集團、臺灣劉氏宗親會總會共同主辦。本屆論壇是為凝聚兩岸民眾的血脈親情,鏈接兩岸劉氏的宗族情誼,整合兩岸姓氏宗親團體力量,促進劉氏宗親共同發(fā)展而搭建一個全新的交流平臺。(中國臺灣網(wǎng) 李典典)
弘揚劉氏文化,傳承先祖精神;
四海一家,天地一劉。
打造劉氏宗親溝通、交流平臺。
祝福劉氏宗族薪火相傳、英才輩出、經(jīng)邦濟世、共鑄輝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