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況:
山陽故城是我市地標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。筆者曾在墻南中學任教10多年(1994年7月—2007年7月),對山陽故城的歷史、文化、傳說、遺跡等進行了大量的搜集與考證,并結合墻南村委會邀請專家學者舉辦山陽文化研討會,以民間力量積極推進山陽故城的保護與開發。多年來,市領導以及省市相關單位和專家就其如何開發保護,也傾注了很多心血,進行了多次論證。
就目前而言,筆者在參加一次規劃論證會時,有專家提出:我市市民休閑娛樂的地方,北有縫山針公園,南有龍源湖公園,西有影視城,唯獨東部是空缺,因此建議將山陽故城開發成市民休閑兼旅游功能的“山陽故城遺址公園”;近期,焦作日報上一篇《厚重山陽話故城》,提出了將山陽故城遺址建設成山陽城文化園區,建成文化園區,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如何保護好山陽故城,如何開發好山陽故城,是一個大課題,是一個難課題,一方面是資金是否足夠到位的問題,另一方面是規劃是否真正合理的問題。資金的問題,不是我等小民能夠考慮的。規劃的問題,筆者想談一下個人淺見。
分析:
220年10月,漢獻帝劉協被曹丕貶為山陽公,在山陽城建立山陽公國。傳至第四任山陽公劉秋(劉協來孫)后的307年7月,山陽城被胡人汲桑所毀。山陽公國存在的近90年時間,使劉姓在此成為大姓之一,山陽城被毀之后,當地的劉姓皇族人大都流落外地。俗話說“張王李趙遍地劉”,劉姓是中國五大姓氏(李王張劉陳)之一,排名第四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5.38%。
山陽城離劉禹錫的家鄉洛陽不遠。到中唐時代,山陽城只剩下一片廢墟。劉禹錫途徑山陽城時,想到自己的先祖創立的大漢基業,運行400年之后在此終結;想到大唐盛世不在,中唐橫征暴斂、黷武戰爭,寫下了千古名賦《山陽城賦并序》。序稱:“裔孫作賦,蓋閔漢也。”
劉秋的同輩劉阿知因國內戰亂不斷,于289年5月率其子劉都賀、舅趙興德及族人劉國鼎、劉濤子、劉鶴明、劉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移民日本,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,很快成為日本社會中地位尊高的新貴族。衍生出坂上、大藏、內藏姓氏。坂上家族后裔有坂上、丹波等諸姓,大藏家族后裔有原田、秋月、高橋、波多江、江上等諸家姓氏,內藏家族后裔丹波氏。因此,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,日本的文明來自于焦作。近幾十年來,不斷有日本人來到山陽城尋根問祖。
建議:
我們知道,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尋根文化開發的很有魅力,每年接待游客120萬人次左右,按照每人百元左右的總體消費,也上億元了。所以,山陽故城的劉氏尋根文化開發潛力很大。因此,在規劃山陽故城的保護開發中,要注意挖掘劉氏尋根的資源,開發成中外劉氏后裔的向往之地和投資熱土。
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,山陽故城的核心開發亮點在劉氏尋根文化的挖掘與開發。